欠条进当铺”隐喻的权利折扣
发布时间:2010-02-06 浏览次数:1177
在人们印象中,典当行一般只抵押珠宝、房产等贵重物品,而在湖北省浠水县,一些典当行开展了面向政府工程款欠条的新业务———政府工程欠下了大量的工程款和民工工资,以财政困难为由十年未还。老百姓为生存只好将白条典当给当铺,典当铺以平均三成的低价敞开收购,一家小小的典当铺一年就能收购一百多万元的欠条。与“欠条进当铺”形成巨大反差的是,县领导近年来却不断更换新车,乘坐着超标的豪华轿车。(2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)
政府财政困难欠着一屁股的债,领导权力消费却一掷千金,再穷不能穷领导,再亏不能亏权力,这在中国“财政软约束”的县政语境中,已不算什么新闻———最吸引我们注意的应该在那个“欠条进当铺”,弱势的老百姓无力与强势的政府进行博弈,无力争取到白条上对应的足额权利,只得集体性地将白条廉价典当给当铺。
1000元的白条,在当铺只能当到300元左右,这个廉价的兑换隐喻着一种普遍性的权利折扣:很多时候,基于权力对权利的挤压、法律执行的疲软、维权成本高昂等制度性原因,老百姓实现自身权利的能力很难,纸上100%的权利,最终到手也不过30%左右,权利实现大打折扣———30%这个数字,是现实中许多权利实现的折扣率。
显然,政府白条对应着的是农民工的权利,辛勤劳动后获得合同中承诺的工资的权利,政府拖账赖账,是政府权力对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侵犯。老百姓愿意以30%的价格把自己的合法权利卖出去,包含着对自身权利实现的悲观预期:手持白条就这样等下去,领导换届后翻脸不认账,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手;依法把政府告上法庭的话,即使胜诉了法院如何执行?即使执行了,自己拿到的钱是否够支付维权成本?相对这些问题,30%的权利折扣虽然廉价,但却是理性的选择。
从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看,老百姓似乎拥有许多神圣不可侵犯、天赋不可让渡的权利。可实际上,由于许多制度性的原因,法规中耀眼的权利都大打折扣。如受教育权,全世界目前有170多个国家都在实行义务教育制度,只有中国将义务教育划分为“收费”和“免费”两种,“收费的义务教育”就是一种权利折扣。正常情况看,这些纸上的权利是100%的,可一旦进入交易环节,权利折扣就会显现出来———在街头无奈低价叫卖判决书,这就是法律执行难导致的权利折扣。
中国许多老百姓都害怕打官司,厌讼心理的背后也是权利折扣的存在。合法权益遭到的侵犯,所以不愿诉诸于法律,是对自身权利实现的悲观预期。种种现实顾虑下只会选择忍受缩水后的权利,而忍受也是最理性的选择。
在“欠条进当铺”中,我们能明明白白地看到权利折扣,而在日常现实中,权利折扣现象是以看不见的方式存在着的。在这个权利得不到足够保护的法律环境中,老百姓只能享受打了折扣的权利。
- 上一个:北京警方破获特大假金佛诈骗案
- 下一个:全国第六期典当从业资格培训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