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读李克强工作报告:7.5%意味着稳增长重于促改革
发布时间:2014-03-10 浏览次数:1378
凤凰财经讯尽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重要性,但在局势复杂的2014年,政府在保持既定改革节奏同时,宏观政策更侧重于稳增长。
指望改革马上就能带来红利的想法过于天真,无论是政府简政放权,还是建设市场配置资源制度,本身需要过程,发挥效力更需要时日,而时间却如白驹过隙,稍纵即逝。对于已经设定宏观调控模式的政府管理而言,保下限更重要。
从政府制定的2014年经济任务中,即可以看到政策主调。
首先强调了经济形势的复杂,认为“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”。
发达国家经济政策有变,即指美国退出QE带来的外溢性会影响中国。新兴市场经济困难,不仅影响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,也会因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抑制中国对发达市场的出口竞争力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不得不消化此前经济政策短视带来的成本,再加上结构调整带来阵痛,因而2014年中央政府会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”。也就是在稳增长基础上,再推进大范围改革。
其次,经济数据也突出了稳增长。
虽然市场对经济增长率多有猜测,但政府最终还是给出了GDP增长7.5%的目标。无论从确保经济翻番角度,还是从推进改革角度看,总量增长都无须过高,如果定在7%左右,更能体现政府对改革的追求。也就是政府若追求强力改革,就可以接受较低的增长率。但事实是,政府提出了高于理性预期的增长率,即是希望“防微虑远,趋利避害,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”。这里面包含了两个含义,一是用发展来解决问题,缓解社会矛盾,这是执政党长期理念,即便下决心改革,也要给自己更多回旋空间。二是尽早为十年经济总量翻番任务确定基础,即向前赶,给完成政治任务打提前量,同时也为未来啃改革硬骨头赢得时间。
三,宏观政策具有宽松含义。
政府是在权衡利弊基础上提出了7.5%的增长目标,要确保这一目标实现,就要利用宏观调控管理总需求和总供给。
价格目标设定为3.5%,实际为适度进行政策刺激保留了上限空间。虽然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,但抑制通胀并非首要任务,政府担心经济下滑带来通缩危险,为维持总需求,一方面适度提高居民价格预期,另一方面为增加货币供给埋下伏笔。
财政政策定调为积极财政。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支出方面,安排增加13500亿元预算赤字,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增加总需求,中央赤字除了用于民生开支,增加军费,也是重要内容。军费开支计划增长12%,高于财政增速,需要增发国债获得。
货币政策更为灵活。虽然强调稳健,但货币政策会更灵活,“要保持松紧适度”,即该松即松,该紧即紧。考虑到美联储年内退出QE可能性极大,为避免外汇占款下降导致流动性紧张,货币政策有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可能性,这是中国央行对冲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现实政策工具。
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到“要加强财政、货币和产业、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,做好政策储备,适时适度预调微调”。这也暗示,为确保经济增长实现7.5%目标,政府不仅要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,也会在适当时机出台刺激投资的政策。
不能指望中国经济依靠消费来扩大内需,只要确定经济增速,投资往往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办法。因为要压缩过剩产能,政府投资或强化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,4000亿地方赤字,就是为政府投资提供资金。另外,房地产投资一直是维持投资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,在地方债还债高峰年,再加上稳增长需要,房地产投资应是政府确保的一项投资。除了棚户区改造,政府会通过货币政策引导预期方式,来维持房价稳定,来保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一定增速,进而保证地方政府能够获得卖地收入,在稳增长同时,保证地方政府顺利还债。
尽管中央政府具有坚定改革决心,但平衡好短期增长与长期改革利益,仍是决策者们的核心话题。李克强的宏观调控上下限方式,就是一种实用主义宏观管理思想,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,稳增长实为工作重点,而改革要一步一步来。2014年,稳增长要重于促改革。
需要警惕的是,货币政策具有“相机抉择”特点,存在动态不一致性,或促使市场提高通货膨胀预期,导致通货膨胀自我实现。因而,在稳增长过程中,要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性。
作者:刘杉,经济学博士,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,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,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,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,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,著有《中国再平衡》,《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》。